日本国民品牌松下重磅官宣!将解散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曾经风靡全球的松下电视机,很快将成为又一滴时代的眼泪。
近日,日本国民品牌松下官宣重大重组计划。松下控股将解散其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这一决定引发松下控股的股价周三开盘后直线上涨,涨幅超过11%。花旗银行分析师Kota Ezawa认为,松下大幅裁员并出售多项业务是一次大规模手术,意味着该公司管理层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则表示,该公司将放弃传统的电视机事业,计划进行出售。但该公司除了出售外可能还有别的选择,目前管理层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根据周二声明,松下电器解散后将分割为三家公司,其中智能生活板块将涵盖白色家电,另一家则专注于空调和食品配送,照明业务重建为电气工程公司。其余包括锂电池、汽车材料等业务则继续保持子公司格局。
1952年,松下电器公司开始生产销售黑白电视机。1960年,开始推出彩色电视机。上世纪60年代起,电视机与洗衣机、电冰箱一起成了日本人生活中的“三大神器”,松下电视机更是被捧为“家电之王”,并远销世界各地。
过去70余年,2025年2月4日,松下电器控股公司社长楠见雄规在公司的经营方针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准备放弃电视机事业,计划进行抛售。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曾经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日本企业不得不面对倒闭或重组的命运。这些企业的衰落不仅反映了行业格局的变迁,也揭示了日本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所面临的挑战。
让我们一起盘点日本还有哪些国际大品牌已经消失:
东芝(Toshiba),东芝曾是日本科技产业的象征,业务涵盖家电、半导体、核电等多个领域。其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东芝的衰落始于2006年的一系列财务丑闻和经营失误。2015年,东芝因核电业务巨额亏损陷入财务危机。2023年,东芝宣布私有化并退市,结束了其74年的上市历史。目前,东芝的业务被拆分出售,部分核心业务(如半导体)被剥离,曾经的科技巨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夏普(Sharp),普以液晶显示技术和家电产品闻名,曾是全球液晶面板和电视市场的领导者。夏普在液晶面板领域的过度投资导致巨额债务,加上韩国和中国企业的竞争,夏普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2016年,夏普因资不抵债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目前,虽然夏普品牌得以保留,但其全球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日本显示器公司(JDI),JDI由索尼、东芝和日立的显示器部门合并而成,曾是全球中小型液晶面板的主要供应商,为苹果等公司提供屏幕。随着OLED技术的普及和韩国企业的崛起,JDI在技术转型上落后,导致订单流失和持续亏损。2020年,JDI宣布裁员并关闭多家工厂。目前,JDI仍在艰难求生,但其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已大幅缩水。
高田(Takata),高田曾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气囊制造商,为众多汽车品牌提供零部件。高田因安全气囊缺陷导致多起伤亡事故,引发了全球大规模召回事件。2017年,高田因巨额赔偿和诉讼申请破产保护,最终被美国公司收购。目前,高田品牌消失,其业务被整合到新公司中。
尔必达(Elpida),尔必达曾是日本最大的DRAM内存芯片制造商,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尔必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未能跟上技术升级的步伐,加上日元升值和市场需求下滑,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2012年,尔必达申请破产保护,后被美国美光科技收购。
三洋电机(Sanyo),三洋电机曾是日本家电和电子产品的领军企业,以电池、洗衣机和电视机等产品闻名。三洋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加上经营不善和财务问题,最终在2009年被松下收购。2012年,三洋品牌被逐步淘汰。目前,三洋的品牌和业务被整合到松下和其他公司中,其独立品牌已不复存在。
这些日本企业的倒闭或衰落,反映了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残酷。曾经引领全球科技和制造业的日本企业,在面对技术变革、市场转型和全球化竞争时,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最终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些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唯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