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2015年,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r Daesh)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攻城略地后,将目光投向了中亚和南亚。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P)的活动重心是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北地区和俾路支地区,在2015年至2019年间,该组织在上述地区策动了22次恐怖袭击。2020年,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只策动了2次袭击,其中一次是1月份在奎达的自杀式爆炸袭击,另一次则在白沙瓦的炸弹袭击,两次袭击共造成24人死亡。2019年后,各方力量加强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呼罗珊分支两位领导人被先后击毙。2020年4月,时任领导人阿斯兰·法鲁克(Aslam Farouk)又在阿富汗被捕。目前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在巴基斯坦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袭击数量显著下降,实力大不如前。
近年来,巴基斯坦执法部门是打击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的主力军,该组织多名头目被巴安全部队击毙或逮捕。2020年5月17日,4名隶属ISKP的武装人员在军方的行动中被击毙。此外在8月21日,曾经制造重大恐袭的组织头目穆罕穆德·纳瓦兹(Mohammad Nawaz)被执法人员击毙。11月,安全部队人员发起对组织头领阿齐兹·拉赫曼(Aziz Rahman)的清剿行动并将其击毙,其妻被控参与恐怖活动而被逮捕。近年来,在巴执法部门的打压下,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P)受到重创,被迫遁走阿富汗寻求生存空间。阿富汗局势长期动荡,阿政府军也未能及时打击ISKP遁入阿富汗的残余势力,这就为该组织重整旗鼓并返回巴基斯坦提供了机会。
根据全球反恐数据库的信息,伊斯兰国(Daesh)势力的消减是全球性的趋势。2019年,伊斯兰国策动袭击的数量较前一年下降了37%。领导层人员不断损失(比如巴格达迪被击毙),在伊拉克、叙利亚占领的领土频繁丢失,都意味着该恐怖组织的实力在持续消减。不过,虽然当前伊斯兰国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是该组织通过化整为零,仍然具备发动袭击的能力。比如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P)就屡次操控小型恐怖组织团体对阿富汗政府军进行恐袭。此外,伊斯兰国在极端分子仍然有较强的吸引力,这让该组织能够源源不断地招募人员。阿富汗发生的多次恐袭表明,ISKP可以在短期内招募大量极端主义分子。2020年9月,ISKP曾试图攻取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该省同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接壤,若能控制此地,则将极大方便ISKP招募人员,组织跨边境恐袭。据统计,2020年ISKP在阿富汗至少有2200名武装分子。
当前,ISKP并不会面临人员短缺的问题。一是,阿富汗塔利班参加和平谈判,将会把大量好战的武装分子推向ISKP的阵营。二是,大量从巴基斯坦遣送回国的阿富汗难民也是ISKP的招募对象。自2002年起,至少有440万阿富汗难民被巴基斯坦遣送回国,ISKP会从此类人群中物色对阿富汗政府社会不满,有极端主义倾向的人,并培训这些人发动恐怖袭击。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报告,ISKP会对这些难民许以高薪,这种动员效果十分明显。三是,阿富汗政府腐败横行,欺压百姓,国家经济凋敝,滋生了许多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没有上升渠道,时常沦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极有可能加入极端组织。四是,ISKP还同其它恐怖组织联系密切,相互间也存在人员流动。
综上,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在各方力量的打击下实力快速萎缩,已有日薄西山之态。但是,该组织从未放弃重整旗鼓的尝试,其极端宗教思想在中亚碎片化的政治、社会结构中仍然具有号召力,目前,随着美军逐渐撤离阿富汗,各派力量失去最大制约,阿富汗局势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必须警惕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利用阿富汗乱局重新崛起,危害地区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