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老挝首届国家青年论坛在万象市开幕。本次活动为期三天,主题为“青年引领气候智慧型农业与气候韧性粮食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万象与琅勃拉邦两地举行。论坛旨在通过提高对气候智慧型农业(CSA)的认知、促进知识交流,建立农业粮食领域青年创新者之间的联系。
本次活动由老挝农业与环境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老挝代表处、联合国驻老挝协调员办公室共同主办,是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来自老挝、中国和韩国的青年代表,政府官员和发展合作伙伴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9月24日,老挝首届国家青年论坛在万象市开幕。图为老挝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赛纳昆·因塔旺致开幕辞。
老挝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赛纳昆·因塔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青年在塑造国家未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青年不仅是明日的领导者,更是当下的创新者。他们具备改变粮食体系所需的创造力、活力和远见。”
联合国驻老挝协调员巴霍季尔·布尔哈诺夫强调,支持青年一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必需,他认为,投资青年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对未来的投资。赋能青年,就是为所有人打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老挝代表金景美表示,粮农组织致力于通过“四个更好”框架(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推动青年主导的创新。青年不仅是未来的领导者,也是当下的变革力量。青年的创造力、活力与承诺对于推动粮食系统的必要转型至关重要。
9月24日至26日,老挝首届国家青年论坛在万象与琅勃拉邦两地举行。图为中老两国青年代表在论坛期间合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老挝代表处供图)
论坛涵盖专题研讨会、青年挑战赛、短片展映、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致力于提升青年对气候智慧型农业和可持续粮食体系的认知,展示青年主导的创新实践,搭建老挝、中国与韩国青年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跨国青年网络建设与区域协作。
9月24日至26日,老挝首届国家青年论坛在万象与琅勃拉邦两地举行。图为“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项目展位上,同济大学学生罗惜贝拉(左一)、苏州大学学生杨如一(左二)与嘉宾交流青年农业文化遗产创新。
会议期间,“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项目设置展位,通过图文和视频展示,向与会代表介绍青年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农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最新成果。展位吸引了不少嘉宾驻足参观与交流,成为论坛期间的亮点。
在论坛中,来自苏州大学的杨如一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介绍了“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活动在上海取得的成果,以及他们团队在浙江安吉基于传统农业技艺与生态智慧所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
据悉,“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于8月12日在上海正式启动,由世界粮食论坛(中国)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发起,旨在围绕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交流互鉴打造系列活动。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网、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