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ASEAN Briefing报道,农业仍然是老挝经济的重要支柱,2024年贡献约16%的GDP,并为约70%的人口提供就业。农业历史上植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模式,但自21世纪初以来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的推动力源于政府减少轮耕和促进市场化生产的政策。如今,农民越来越多地种植高价值作物,出口到中国、越南和泰国等邻近市场。这种转变虽然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但也带来了环境和市场挑战。指导农业投资的战略政策框架目前,两项主要政策举措影响着老挝的农业发展:《2025年农业发展战略和2030年愿景》以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2030年绿色可持续农业框架》。这些框架强调粮食安全、清洁和有竞争力的生产、气候适应性实践以及农村经济的现代化。他们的目标包括推广可持续的、符合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农业实践、提高老挝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适应战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让私营部门参与创新。
潜力巨大的农业子行业老挝农业部门在多个高收益子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米稻米仍为主要作物,约占农业产量的50%。2024年,稻米产量将达到约350万吨。主要出口市场包括越南和泰国,年出口额约为1.5亿美元。政府的举措旨在提高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区域出口,主要由小农户和合作社推动。咖啡老挝咖啡产量约为3万吨,出口额约1亿美元,尤其是产自波罗芬高原的咖啡,正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日益受到青睐。老挝政府的目标是扩大咖啡种植面积,并加强质量控制,以提高竞争力。玉米玉米约占农业产量的15%,2024年产量为120万吨。该作物主要出口到泰国和中国,每年创收约8000万美元。大型农业企业在国家努力提高产量和可持续性的支持下,占据了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蔬菜2024年,蔬菜总产量约为50万吨,占农业总产量的8%左右。对泰国和越南的出口额约为5000万美元。有机农业的推动日益增强,小农合作社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牲畜(牛)畜牧业是另一个重要领域,约占总产量的12%。老挝每年出栏约100万头牛,主要出口到越南和中国,出口额达7000万美元。政府的战略重点是改善畜牧业和兽医卫生系统。外国投资途径外国投资者有几种可行的进入策略,包括直接投资生产或加工设施、与当地合作社建立伙伴关系或签订合同农业协议、参与以灌溉、机械化和冷链物流为重点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长期土地特许,这些通常与计划投资部协调进行。创新和技术机会现代化是老挝农业议程的核心支柱。以下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灌溉和水管理技术支持气候适应力提高农业机械和收获后设备效率精准农业、可追溯性和市场准入的数字平台易腐烂农产品的冷链系统捐助机构和多边机构也推出了赠款计划和技术援助,以支持农业技术的应用。面临的挑战尽管该行业前景光明,但投资者必须克服诸多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不足、铺设道路有限、干旱和洪水等气候相关灾害频发,以及熟练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先进农业技术方面的劳动力)。此外,物流瓶颈、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也可能阻碍市场准入。开展本地化尽职调查并与社区利益相关者建立牢固的关系是降低这些风险的关键步骤。东盟一体化与老挝的战略优势得益于老挝日益深化的东盟一体化进程以及中老铁路等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老挝正在巩固其在区域供应链中的地位。这些进步显著改善了市场连通性和出口物流,使该国成为对农业企业投资者日益具有吸引力的枢纽。从大米和咖啡到玉米和牲畜,老挝拥有陆路交通便利的基地,能够进入重要的区域市场,并在东盟框架下享受优惠贸易条件。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