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挝时报报道,4月3日,第16届老挝商业论坛在万象东昌酒店举行,政府官员、外国外交官、商界领袖和发展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老挝的投资环境状况。超过300名与会者,讨论老挝的经济未来,特别关注该国如何应对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 随着老挝即将于2026年脱离最不发达国家地位,该论坛强调了老挝私营部门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持续挑战。该论坛重申了老挝政府致力于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公开对话,这对于继续进行经济改革至关重要。 尽管面临艰难的经济环境,老挝经济在2024年将增长4.1%,预计2025年也将实现同样的增长率。然而,2024年通货膨胀率飙升至25%,而基普继续贬值,该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外汇储备短缺问题。 官员们表示,这些问题给国内和国际交易带来了压力,引发了对经济稳定的担忧。由于对反洗钱行为的担忧,老挝于2024年初被列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FATF) 灰名单,这进一步加剧了情况的复杂性。 尽管面临这些经济挑战,但一些关键领域还是取得了进展。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万通·西提贡指出,上届论坛提出的十二个优先事项中,有三个已成功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将受控商业活动数量从44个减少到21个,从而简化了投资程序。通过TaxRIS平台引入数字纳税申报系统使企业更容易履行纳税义务。 此外,有关标准化发票使用的新的规定使得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更容易参与政府采购流程。然而,前进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老挝国家工商会主席乌德·苏万那冯表示,老挝仍然面临重大障碍。劳动力短缺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到2024年中期,在泰国正式登记的老挝工人超过313,000名,导致国内熟练工人短缺。中小微型企业占老挝所有企业的近90%,但它们仍然面临着获得廉价信贷的有限机会,这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而且,尽管数字注册系统有所改进,但营业执照办理流程仍然缓慢且官僚主义。 老挝欧洲商会主席梅特·博特曼警告称,老挝正在落后于越南和柬埔寨等邻国。她指出,监管规定不明确、缺乏透明度以及利润汇回困难是投资者选择其他市场的一些主要原因。 老挝中国总商会会长沈学勤表示,尽管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额已达140亿美元,并拓展到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等领域,但投资者在老挝投资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难以预测的法律环境和复杂的审批程序。 展望2025年,提出了一系列优先事项,重点关注商业许可改革、贸易便利化、促进国内生产和促进旅游业。拟议的改革包括简化高流量行业的商业许可、降低陆港成本、简化跨境卡车运输规则以及集中征收海关费用。私营部门还呼吁更好地享受政府支持计划和更可靠的电力传输。 2025年的一个关键目标是成立旅游营销促进委员会,这对于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该国旅游业至关重要。协调一致的努力将是释放老挝企业全部潜力和吸引急需投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