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动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同时提出,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融资的政策支持。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通过项目对接会等多种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间投资项目与金融机构沟通衔接的平台。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民间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意见》。旨在通过加大信用培育力度,加快信用环境塑造,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合规能力,形成守信重信的市场氛围。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刻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监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把信用提升行动与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结合起来,融入信用监管工作,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中“强化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诚信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为抓手,全面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要加强诚信计量信息共享和应用工作,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信用体系方面的法律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适用于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归集、公开和共享,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信用承诺和信用评价等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工作。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各类单位和个人依法参与信用管理。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广泛、主动地应用信用报告。
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社会信用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云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二、地方资讯
11月1日消息,保山市召开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业务培训会,对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案例、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双公示”等信用信息归集报送进行了技术辅导和业务讲解,对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申请材料提交及常见问题进行了解读,并进行现场答疑互动交流。
11月1日消息,为进一步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运用综合评价结果,怒江州近期对评价结果为“差”的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县(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其负责人进行警示性约谈。
11月8日消息,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诚信表率作用,进一步加强单位职工的诚信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嵩明县统计局开展“诚信进机关”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召开“诚信万里行”主题会议、组织观看政务诚信宣传片、发放诚信宣传手册、在单位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引导全体职工诚实守信、遵德守礼。
11月10日消息,为充分发挥信用承诺助推构建信用监管体系作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昆明市官渡区不断强化信用承诺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激发市场活力。
11月17日消息,为大力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弘扬诚信文化、普及信用常识,形成全民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昆明市东川区发展改革局以2022年全国“质量月”为契机在东川区政法广场开展2022年“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活动,引导市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形成“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三、行业动态
11月2日消息,按照中央宣传部文娱领域治理有关工作部署,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电影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行业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信用监管、倡导社会共治、做好宣传引导,切实清理明星广告代言全链条各环节乱象。
11月4日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就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作出部署,并就信用体系建设提出目标任务。提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态环保、信用体系、安全生产等领域主题库建设,为经济运行、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政府职责履行提供有力支撑。在社会管理方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大数据算法建模、分析应用为手段,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信用状况分析,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11月10日消息,近日,由商务部主办的2022年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发布暨诚信企业银企对接会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行。会议发布了2022年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20个,涉及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旅游、信息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