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现代物流
◎ 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 深圳市推动现代物流场站体系建设
冷链物流
◎ 云南加快形成融合联动冷链物流体系 推进中老国际冷链班列常态化运行
◎ 河南省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 四川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学会观点
◎ 如何加快建设云南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
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云南省立足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超前谋划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地区之间的联动发展。2021年,昆明、大理、红河(河口)、德宏(瑞丽)、西双版纳(磨憨)5个州(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7个国家物流枢纽启动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网和冷链物流设施不断完善,县级物流集散网络覆盖123个县(市、区),乡镇快递网点3427个,覆盖率99.86%。(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深圳市推动现代物流场站体系建设
近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策略(2021-2035)及近期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深圳将着力打造三大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国际物流转运中心和全国物流创新应用中心,明确了5大重点建设领域的各项任务,包括建设全球性综合物流枢纽、创新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模式、推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高效运行、打造专业化高效物流服务网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保障措施。(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网)
江苏省常州市高标准打造高能级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积极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整合“公、铁、水”运营能力,强化“港、航、货”发展动能,完善“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公则公”的综合运输服务格局。截至2022年5月,常州至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已累计发送重箱8.1万标箱,发运量116万吨,实现本地企业物流运输降本4056万元。(来源:新华网)
发展模式借鉴:
疫情期间,常州市有关部门及时优化运输结构,全力保障物流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录安洲长江码头拓展“陆转水”作业新模式,在不改变原有贸易条款的同时,利用驳船代替公路拖车,有效衔接常州—上海的通道,让货物能顺利搭船远航海外。海铁班列、江海联运不仅保障了企业货物的正常出运,还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
冷链物流
云南加快形成融合联动冷链物流体系
推进中老国际冷链班列常态化运行
日前,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云南要依托中老铁路,推进中老国际冷链班列常态化运行,支持河口、磨憨、清水河、瑞丽等口岸完善冷链物流仓储设施,鼓励省内具备实力的企业布局建设冷链海外仓,加快构建中越、中老泰、中缅印国际冷链物流双向通道。(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河南省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近日,河南省印发《河南省贯彻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结合全省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行动,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产地冷藏保鲜,推进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打造高效衔接农产品产销的冷链物流通道网络。(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吉林省发布
《吉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近日,吉林省发布《吉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吉林将以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产运销一体化服务,优化冷链物流全品类服务,推进冷链物流创新升级,加快冷链物流低碳发展,强化冷链物流全方位支撑,加强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官网)
四川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级项目助力下,四川因地制宜科学高效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仅2020-2021年就新(改扩)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项目1700余个,新增库容75万吨。“十四五”期间,四川计划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综合低温处理率将提升25%,县乡村“一张网”和产贮销“一条链”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形成。(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发展模式借鉴:
金堂县探索“区域双中心+多节点”建设模式,新建冷藏设施110座,配套地磅、水果清洗、分选等设施设备30余套,初步形成“一村一库”的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体系。
学会观点
如何加快建设云南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当前,冷链物流市场蓬勃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物流供给规模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带动下,不同品类、不同来源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细分加快,差异化服务增多。总的看来,云南省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冷链物流设施在区域分布、产销地分布、温区功能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加快补齐云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短板,我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创新冷链运输服务模式。培育一批产地移动冷库和冷藏车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设施巡回租赁、“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模式,构建产地移动冷链物流设施运营网络,缩短农产品采后进入冷链物流环节的时间。二是鼓励第三方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深入客户的产业供应链,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高质量物流增值服务。
来源:学会观察公众号
审核:磨合办
声明:若有侵权请在下方留言,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