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老挝时报报道,在琅勃拉邦的宗佩县,一小伙靠综合农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艾温农场(Ai Oun Farm)就是一个例证。
艾温农场的创始人托普(Anouthikone Sepaseuth)曾饱受家人和村民的质疑,但如今他已摆脱债务,经营着一个每年收入数亿基普的农场。
告别安稳,投身农业
托普的农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公务员工作,追随家族世代传承的脚步。但这份工作让他感到不安。“我辞职是因为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我不想追随家族的脚步,所以我打破了它,追随我的内心。”他说道。
托普放弃了稳定的政府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他的热情有时近乎疯狂。“你根本想象不到,当我热衷于种菜时,我会有多疯狂。我甚至砸烂父母厨房的墙,就为了种向日葵苗。当然,我爸爸当时气炸了,”他笑着回忆道。
有些人觉得他鲁莽,但实际上他决心坚定。托普想证明,农业可以比公务员更有价值。“很多人看不起我,说‘像你这样被宠坏的孩子做不到’,所以我把这当成了今天站在这里的动力,”他说道。
从小规模试验到厨师认可的农产品
起初,托普只有一小块土地,他尝试着沿墙种植蔬菜。一位餐厅厨师注意到他种植的农产品质量后,托普终于迎来了突破。他开始专门为厨师的菜单种植食材,比如用于意面的罗勒,以确保新鲜度并保持稳定的需求。
九年来,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艾温农场目前的年收入约为8亿基普(约合人民币26.5万元)。“这个数字不仅表明了我一年能赚多少钱,也象征着成功,让我的父母和其他人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他说道。
艾温农场采用综合农业模式,在同一块土地上整合不同的农业活动,使其相辅相成。这种方法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并实现了长期可持续发展。但对托普来说,农业不仅仅是收入或可持续发展,它更关乎回馈。
与社区分享知识
年仅30岁的托普已专注于传承他所学的知识。他举办研讨会和实地考察,让年轻人有机会亲身体验农业生态学。他还通过YouTube、TikTok和 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分享知识。
“我计划将我的农场发展成为一个专注于农业生态学的学习中心。”他解释说。他最引以为豪的举措之一是在农场里建立的种子库。它保存了原有的植物品种,并免费向村民提供种子,让他们能够自己种植粮食。
“年轻人,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也许你会像我一样喜欢农业。农业的价值远超你的想象。我们一起种田吧!”托普鼓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