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中国老挝建交日1961年4月25日还有一天64周年纪念日还有一天,老挝作家乔 坦玛冯写了《庆祝中老建交64周年》纪念文章并
老挝与中国自2500年前就有交往,老挝与中国官方交往的历史则有1700多年。其中1400年至1613年是老挝与中国官方外交交流最多的时期,共计43次。清朝时期,中国曾9次派遣使团访问老挝。与此同时,老挝派外交使团访华34次,平均每5年一次。
1952年9月,诺拉·丰萨万先生率领老挝独立阵线代表团出席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和平会议。
1956年8月19日至28日,老挝王国首相素万那普国王陛下应中方邀请率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两国同意尊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老中睦邻友好关系,加强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合作。
这次访问是老中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访问。尽管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但老挝代表团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层领导的热烈欢迎。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支持老挝各政党落实日内瓦协议,为实现老挝国家统一而努力。
1961年4月22日,素万那普国王陛下和苏发努冯国王陛下率领联合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1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层领导人热烈欢迎由老挝国王素万那普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苏发努冯、外交部长基宁·蓬塞纳等老挝高级领导人组成的第二届民族临时联合政府代表团,在具有历史意义的热烈气氛中访问中国,开启了中老关系的新纪元。
同日,周恩来先生和素万那普国王陛下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相派遣使节和代表团。基尼姆·蓬塞纳先生代表老挝政府签署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老挝与中国自1961年4月25日建交以来,今年已是64周年。
1961年至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丰沙里设立驻地司令部
1961年11月至1969年10月,派遣经济文化代表团前往川圹省。
1973年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在乌多姆塞省赛县设立了经济代表处,支持和协助老挝方面的民族解放事业。国家解放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凯山·丰威汉于1976年3月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代表团正式访华,对中国党、政府和人民为老挝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和感激。
1961年至196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丰沙里总领事
1969年至197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丰沙里总领事老挝方面也在云南省昆明市设立总领事馆,阿鲁金先生为首任老挝总领事。总部位于昆明市。
在这次历史性访问中,他在1976年3月18日晚于北京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毫无疑问,老挝人民革命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老挝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兄弟友谊和战斗团结日益加深。老挝人民将努力维护和加强这种友谊和团结,使它日益繁荣昌盛。”
这些话语体现了两党、两国、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彰显了与这种深厚友谊相伴的兄弟情谊和战斗团结精神。
1989年10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率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访华,邓小平会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和其他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仪式。此次会晤期间,双方共同签署了领事协定、文化合作协定、临时边境规定协定、互免签证协定等四项重要文件,标志着老中两国在转型时期友好合作迈入新时代。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李鹏率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高级代表团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受到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热情欢迎。此次访问受到双方高度评价,为推动老中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书记、国家主席凯山·丰威汉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又一次历史性访问,为推动老中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访期间,双方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无息贷款,用于实施双方商定的项目。
1992年,坎代·西潘敦先生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担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总理并签署了老中边界协议。随后,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诺拉·丰萨万率领老挝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
2019年是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共产党建交60周年,也是老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四好原则”(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基础上建立全面稳定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老中两党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老中关系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老中命运共同体”。
![]()
![]()
随后,双方开始制定《老中命运共同体总体规划》。经过双方高层领导的研究、直接磋商和密切指导,该总体规划最终确定并于2019年4月在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际,在中国北京签署。该文件的签署,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指引未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推动老中两党、两国、两国人民的合作在未来更加牢固、更加深入。
“缘分”一词,有两种相近的理解。一方面,人认为“命运”是神灵影响的结果,强大的神灵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富有,让另一个人变得贫穷,让一个人只经历幸福,让另一个人只经历不幸。原因是这个人前世做过善事,所以今生他只会得到善因。第二个方面,唯物主义,认为“命运”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成果和回报。 “老中命运伙伴”是老中两国人民携手合作、共同奋斗、汗水浇灌、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跨越时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的结果,是老中两国人民真正受益的成果。
2019-2022年底,由于COVID-19疫情持续蔓延,相互之间的旅行变得困难。因此,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两国党和国家代表出席老挝人民革命党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主持开幕式。中国将于2021年12月3日通过视频通话方式正式恢复联络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先生携夫人和老挝党和政府高级代表团于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正式欢迎仪式于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两党两国高级领导人出席。
通伦·西苏里先生重申了他一贯的立场,即促进老中传统友谊,在“四好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老中命运共同体,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还感谢中方过去对老挝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和当前国家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包括三年多来帮助老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老中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一致同意明确方向,共同深化老中命运伙伴关系。双方强调,将继续坚持“长期稳定、睦邻互信、全面合作”的方向,本着“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精神,继续坚持政治上尊重互信、经济上互利合作、共同守护、相互帮助。
在安全、相互理解、文化社会和谐、共同生活和共同解决生态问题方面。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并不断完善两国间业已良好的政治关系,在理论建设、党和干部队伍建设、治国理政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提升两国间政治关系水平。同时,也将推动两国经贸、投资、人文合作不断加强和富有成效。继续落实双方重要合作项目,实现既定目标。
当前,老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合作日益拓展和深化。长期以来,中国向老挝提供了宝贵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老挝社会经济发展。老方期待同中方继续推进老中铁路、老中经济走廊建设发展,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
(图片及资料来源于:老挝外交部《老中建交60年》一书、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中老建交50周年活动照片集》。其他详情,待我正在编辑的作者即将出版后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