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份新报告,到 2030 年,包括老挝在内的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产生 900 亿美元至 1000 亿美元的可持续收入。
这份题为《可再生能源制造:东南亚的机遇》的报告由亚洲开发银行 (ADB) 和一系列非营利组织——彭博慈善基金会、气候工作基金会和全民可再生能源联合发布。
“东南亚太阳能光伏 (PV) 电池、电池和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发展预计到 2030 年将带来 900 亿美元至 1000 亿美元的收入机会,到 2050 年可能创造 600 万个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亚行说。
老挝致力于推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领域投资,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例如,老挝南部色贡省和阿速坡省将建设容量为600兆瓦的季风风电项目向邻国越南出口和销售电力。
报告称,东南亚是太阳能光伏制造中心,多晶硅和硅片产能占全球2%至3%,电池和组件产能占全球9%至10%。
生产集中在四个国家——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该地区的大部分制造能力是由中国制造商建立的。
该报告称,政府间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潜力较低的东南亚国家与供应充足的国家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的提高。
例如,新加坡已与四个邻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和马来西亚)签署协议,支持其到 2035 年从该地区进口高达 4 吉瓦低碳电力的目标。
彭博慈善基金会环境项目负责人 Antha Williams 女士表示:“我们是可再生能源制造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做出贡献,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并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份报告证明了增加私营部门对当地可再生能源制造行业的投资、加强区域价值链合作以及将主要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将如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并帮助东南亚国家实现其气候目标,”她说。
报告称,到 2050 年,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东南亚可能会损失高达 30% 的国内生产总值,但增强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制造能力将使该地区国家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大幅减少排放。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该报告强调了东南亚如何利用其悠久的区域合作历史来提高其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竞争力并实现其净零排放目标。例如,生产要素可以从整个价值链的贸易以及改善劳动力质量和分布的区域努力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