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消息,一条全新的跨境铁路货运通道——“东盟快线(ASEAN Express)”正式上线。这条线路将马来西亚、泰国、老挝与中国紧密连接,货物仅需9天即可抵达目的地,比传统海运14至21天的耗时大大缩短,被视为国际铁路运输的重大突破。业内普遍认为,它将显著提升泰国及东盟的经济竞争力。
泰国国家铁路局(SRT)局长维里斯·阿玛拉帕拉在马来西亚出席第45届东盟铁路CEO大会时表示,东盟快线不仅打通了泰国—马来西亚的铁路物流,还为区域供应链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未来,该线路还计划开通跨境客运服务,从曼谷的中央火车站直达马来西亚槟城的北海站,实现真正的“无缝出行”。
泰国方面强调,外交部及驻马大使馆的支持,将帮助消除跨境合作的障碍,进一步巩固泰国作为东盟铁路运输枢纽的地位。这不仅利于贸易和投资,还将推动区域旅游和人文交流。
铁路运力强势崛起:运输成本最高可降30%
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东盟快线将直接改变区域贸易路线。线路连接马来西亚雪兰莪的内陆货运清关中心、泰国的拉抛内陆集装箱站、老挝的塔纳楞干港,最终抵达中国重庆。
与海运相比,东盟快线的运输周期大幅缩短,且物流成本最多可降低30%。业内人士预计,这将大幅刺激区域制造业,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整体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榴莲种植户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利用新铁路在2025年底将猫山王榴莲大批量出口至中国。这是继中国批准进口马来西亚鲜榴莲后的新机遇。
轨距兼容:泰马铁路无缝对接,但老挝段仍存瓶颈
马来西亚铁路公司(KTMB)计划每周开行两趟货运列车往返重庆,并可根据需求逐步增加班次。由于泰国和马来西亚都采用一米轨距,货柜从吉隆坡运至泰国边境帕当勿刹仅需一天,途中无需更换轨道,非常高效。
但老挝情况稍显复杂。老挝使用的是1.435米标准轨,与泰马不一致,导致集装箱在万象的塔纳楞陆港必须逐个转运,每批次需耗时约两小时。这也是目前跨境铁路的瓶颈所在。
更便宜、更环保、更具可持续性
东盟快线不仅比公路运输便宜约30%,同时也是更环保、更低碳的运输方式。分析人士认为,这条新铁路将成为区域经济的一大亮点,尤其是马来西亚在新铁路走廊中有望扮演关键角色。
作为今年6月27日首趟试运行的铁路,东盟快线已经成功完成两次往返测试。首批货物包括电子产品与农产品,均顺利运抵终点站。这标志着一条全新的国际贸易通道正加速成型。
与传统海运三周的时效相比," 东盟快车 " 运输时间缩短至 9 至 14 天,物流成本最多可降低 30%。业内预测,这将推动区域铁路制造业发展,并吸引更多农产品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