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景洪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坚持“一主两副三线多特色”发展思路,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多点”格局。全市工业稳步增长、有效投资规模扩大、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整体经济运行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8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55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7.71亿元,增长3.8%。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产品供应有保障
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8%。农产品供应有保障。水果产量31.71万吨,同比增长1.6%;蔬菜产量9.64万吨,增长5.1%;干毛茶产量0.62万吨,增长12.6%;干胶产量5.18万吨,增长8.2%;水产品产量2.62万吨,增长5.6%。
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制造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较一季度(6.4%)提高6.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2%,较一季度(-4.4%)提高3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7%;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9%。六大重点行业“4增2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82.1%、38.3%、10.3%、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下降12.4%、3.9%。
三、有效投资规模扩大,商品房销售再增长
上半年,全市辖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7%。按管辖分,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嘎洒产业集聚区增长7.6%。按投资类型分,产业投资增长46.0%,占全部投资额比重36.5%;民间投资增长2.2%,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达52.2%。按重点行业分,卫生、能源工业、交通三大行业投资强劲增长,分别增长2.3倍、1.4倍、1.1倍。能源以外工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46.4%、12.5%。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0.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较一季度(1.6%)提高12.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金额57.80亿元,增长3.6%。
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绿色智能消费升级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40亿元,同比增长2.6%,较一季度(1.9%)提高0.7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3亿元,增长2.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9.97亿元,增长3.3%。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9.64亿元,增长3.6%;商品零售110.76亿元,增长2.5%。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3.4%,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4倍,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增长90.3%;烟酒类增长12.5%;饮料类增长7.2%;汽车类增长2.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6.1%。
五、服务业发展平稳,现代物流较快增长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下降3.1%。重点行业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1.8%,房地产业(不含开发经营)增长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3%。
六、财政收支承压向上,金融存贷稳定增加
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3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98亿元,增长11.0%;非税收入完成0.95亿元,下降1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86亿元,增长3.7%。重点领域保障有力,教育支出5.60亿元,增长2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9亿元,增长25.6%;卫生健康支出4.24亿元,增长0.7%;农林水支出2.76亿元,增长2.8%。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02.83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住户存款451.50亿元,增长11.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67.38亿元,增长10.7%,其中住户贷款326.68亿元,增长12.7%。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各项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经济运行保持稳定运行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需求预期偏弱,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要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仍需不断加力。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实干为先的理念,紧紧锚定全年目标任务,毫不动摇、毫不放松,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奋勇向前,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以及量的合理增长。
来源:景洪市统计局
图片:刘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