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10月24日至26日,宁洱县民族团结誓词碑特色宣讲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足迹,先后走进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丽江市丽江古城,开展“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宣讲暨文化IP推荐活动。面对司莫拉佤寨的青山黛瓦、古生村的洱海碧波与丽江古城的游人如织,宣讲团以多元形式打破地域阻隔,让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声”入人心。
《丰碑永铸向未来》情景剧在腾冲市司莫拉村上演 张芸源 摄
宁洱、大理共同点亮民族团结火炬 张芸源 摄
情景宣讲“活”初心 让民族团结可感可触
“共产党勐!毛主席勐!”随着《丰碑永铸向未来》情景剧中整齐有力的呐喊,宣讲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该情景剧以1951年元旦为时间锚点,通过盟誓代表拉勐、刀卉芳,党政军代表张钧与宁洱当代各行业代表的“跨时空对话”,既还原了26个民族代表剽牛盟誓、刻石为证的庄严时刻,又展现了70余年来宁洱各族群众践行誓词、奋斗圆梦的历程——从脱贫攻坚中的携手共进,到乡村振兴里的同心耕耘,再到边疆建设中的并肩前行,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誓词中“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目标如何在代代相传中化为现实、续写新篇。

《丰碑永铸向未来》情景剧在腾冲市司莫拉村上演 张芸源 摄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张芸源 摄
“今天第一次听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像‘穿越’回了立碑盟誓的现场,心里特别受触动。”丽江市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学生洪晓美的感慨道出了现场观众的心声。宣讲团成员以真挚的情感、沉浸式的演绎,让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光荣传统变得具象可感,让理论宣讲跳出“单向灌输”的模式,成为一场有温度、有共鸣的精神洗礼。
腾冲市清水镇副镇长、三家村村党总支书记、司莫拉佤族村支部书记赵家清说,“这次宣讲对我们民族团结工作有了新的启蒙,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搞好民族团结,把家乡建设的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富裕,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数字展馆 张芸源 摄
数字赋能“破”边界 打造文化传播“流动窗口”
在特色宣讲活动现场,一座可移动LED屏数字化展馆格外吸睛——泛黄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将进京观礼前的艰难动员、千里晋京的所见所闻、立碑盟誓的振奋人心生动还原,宣讲员现场讲解让观众即刻解锁岩火龙、李保等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背后的感人故事。这座无需固定场地的“流动展馆”,以历史背景、立碑意义、精神传承为三大脉络,将厚重的普洱民族誓词碑文化转化为直观可感的数字体验。
《丰碑永铸向未来》情景剧在丽江古城上演 张芸源 摄

宣讲团成员向大理观众讲解誓词碑 张芸源 摄
“这次活动仿佛让人置身于民族团结园,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来自重庆的游客邓女士在丽江古城宣讲现场体验后点赞,“还能签名续写誓词碑故事,这种参与感让我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的理解。”数字化手段让文化传播突破了地域与时空的限制,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参与”,让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全国民众视野。

结合宁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路线制作的活动奖品 张芸源 摄
非遗文创“融”血脉 注入团结精神“鲜活基因”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深厚。此次活动中,大理、宁洱两地以非遗为桥,展开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交融对话。大理白族大本曲的悠扬唱腔、丽江纳西族舞蹈的灵动身姿轮番上演。

宁洱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黄静向各州市领导推荐非遗文创产品 张芸源 摄

绝版木刻和哈尼刺绣 张芸源 摄

哈尼刺绣 张芸源 摄

活动奖品 普洱茶膏 张芸源 摄
宁洱县现场展示了以誓词碑为精神内核,深度融合哈尼刺绣、普洱绝版木刻、普洱茶贡茶技艺三大非遗的文创产品。绝版木刻版画以刀为笔,让立碑盟誓的场景跃然纸上;普洱茶礼盒将茶叶压制成民族团结誓词碑形状,让茶香与团结理念共融;哈尼族刺绣茶席用丝线绣出民族情谊,每一件作品都是“民族团结”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结晶。“通过大理和宁洱非遗的互相展示,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更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意。”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白族大本曲非遗传承人杨万寿表示,非遗文创让抽象的精神有了“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载体,为民族团结注入了可传承、可延续的“鲜活基因”。

大理活动现场 张芸源 摄
跨地联动“聚”合力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次活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文化开展,通过开展一次交流、讲好一个故事、感受一次互动、体验一次非遗等系列活动,不仅让民族团结誓词光荣传统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落地生根,还推动了宁洱县与各州市的交往交流交融。宁洱与大理、腾冲、丽江三地不仅开展文化交流,更携手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协议,共同点亮民族团结进步火种。

《丰碑永铸向未来》情景剧在大理古生村上演 张芸源 摄
宣讲团成员向大理现场观众介绍宁洱非遗 张芸源 摄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从‘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里汲取更多力量,让团结的声音跨越山海、直抵人心。”大理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孙培正表示,从宁洱的民族团结园到腾冲的司莫拉、大理的古生村,每一处都是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宁洱县“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宣讲暨文化IP推荐活动走进大理市古生村 张芸源 摄
未来,宁洱县将持续以民族团结誓词碑特色宣讲和文化IP推荐活动为纽带,开展更多跨区域交流活动,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实践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