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昆明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7月,云南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4.75万吨、货值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2%、114.2%,外贸形势持续向好。
关累港口岸航拍(杨林凯 摄)
关累港口岸位于勐腊县,是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经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和重要枢纽。今年,澜沧江四级航道建设工程投入试运行,通航船舶由300吨级提升至500吨级,通航条件和能力得到提升,极大促进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航运经济发展。
云南聚和经贸有限公司物流运输负责人曹颖说:“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相较去年我们的运输效率提升了30%,运输成本降低了15%。”
关累港口岸集装箱货运码头(胡攀 摄)
航道升级的同时,关累港口岸功能配套也在不断完善。2024年7月,关累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自正式启用,成为云南省第一个水运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为我国通过水运面向东盟国家热带进口水果开辟了“新航道”,凭借澜沧江—湄公河水运航道不经第三国中转的直接运输优势,可更方便快捷地进入国内市场。昆明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关累港口岸进口水果达2619吨、货值6644万元。
西双版纳滇南报关有限公司业务员曾云湘:“榴莲、山竹等泰国新鲜水果从泰国清盛港到中国关累港,不需要经过老挝等第三方国家清关,相对于陆路运输可以节省24小时,只需要36小时左右就能从泰国运到关累港。”
关累港口岸 进口货物堆满货船等待装卸(杨林凯 摄)
关累港口岸 海关正在查验(杨林凯 摄)
目前,关累港口岸已建有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和全国首个水运边民互市贸易市场、满足进出口货物多样化需求。今年首次启用新货运码头,升级改造集装箱码头吊装设备,新增2台抓料机提升大宗散货装卸效率。勐关高速建成通车,打通了澜沧江—湄公河与昆曼公路、中老铁路高效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关累港口岸 海关正在查验矿类产品(杨林凯 摄)
云南交投关累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超介绍,关累港将新建一个集装箱泊位、两个件杂货泊位、一个散货泊位,吞吐量可由原来的40万吨每年提升至160万吨每年,将进一步提升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贸易量和地区经济发展。
关累港口岸报关大厅(杨林凯 摄)
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加上一系列通关便利化举措的实施,源源不断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西双版纳海关驻关累办事处副主任董栋栋表示,海关监管作业场地升级使用“智慧物流2.0”平台,完成“智能卡口”硬件、软件改造,运输车辆最快仅需3分钟即可进出场;对于鲜活易腐货物开通“绿色通道”,推出“预约通关、优先查验”便利化措施,实施“通关提速+冷链护航+全时服务”保障机制,通关时间缩减至24小时左右。
记者: 胡攀 杨林凯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