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由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中共勐腊县委宣传部、勐腊镇人民政府、勐腊镇曼纳伞村委会四级联合开展的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走进勐腊县“中老铁路站前第一村”——上龙茵村民小组。“专家讲理论、党员谈实践、亲历者话感悟、群众共参与、文艺来助力”的理论宣讲,以多样化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年,中老铁路的开通,让勐腊县的发展搭上了‘复兴号’快车,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加速前行。我们上龙茵村民小组作为‘站前第一村’,更凭借着这股东风也踏上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如今,村里道路不断硬化,环境愈发干净宜居,人气也越来越旺,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在专家理论宣讲环节,州委党校政治和法律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田毅,为现场群众带来了主题为《开放赋能兴勐腊 绿美生态谱新篇》的理论分享。
分享中,田毅老师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立足县情乡情村情
为上龙茵村民小组实现乡村振兴
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理论融入烟火味
百姓点头又称心
中老铁路门前过,小村庄跑出幸福“加速度”。作为亲身实践者,中老铁路勐腊站党支部书记周继云有很深的感触,给大家作了《“一带一路”上的黄金通道——中老铁路》的分享。他动情地说道,“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上龙茵村民小组通过党群共建,不断增强建设平安铁路的理念,将总书记强调的‘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的要求落实到位。”
变化大不大,生活好不好
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当主持人问道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
给上龙茵带来了哪些变化?
在哪些方面助推了上龙茵的发展?
上龙茵村民小组组长岩应,高高举起了右手。
岩应说,上火车上龙茵,下火车上龙茵,中老铁路开通以后,游客量明显增加,铁路把边境村寨和外面广阔市场紧密连在一起,随着县城工业园区进驻的企业越来越多,村里年轻人就业机会变多了,也有人返乡创业搞起乡村旅游。如今,我们村子人气越来越旺,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搭乘中老铁路这趟快车,我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
“以前山里的古树茶运出去,得先靠卡车颠簸到县城...中老铁路带来的不只是速度,更是打开山门的机遇。雨林里的傣家竹楼旁,开始响起国际货运的鸣笛...”
在宣讲中,岩光、波温过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傣族章哈传承人、艺人带来了精彩的《“铁龙”连两国 章哈唱新篇》章哈文艺宣讲,“乡音”传“党音”,他们用生动的演绎、艺术化的表达,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活故事,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宣讲员讲得直抵人心,听众们听得热血沸腾,主持人与听众们深入互动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要努力建成什么样的目标?”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应该怎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主持人的问题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踊跃回答,这场创新宣讲形式,用鲜活的语言和贴近基层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村言村语”,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让宣讲更合“村民胃口”。
近年来,中共勐腊县委宣传部精心打造、编排各类“宣讲+”模式,此次“理论+百姓+文艺”的宣讲形式新、内容新,做到了理论宣讲更加生动、百姓宣讲更有说服力、文艺宣讲更有感染力。下一步,中共勐腊县委宣传部将持续深耕理论宣讲多样化模式,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中生根发芽,让理论宣讲成为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基层工作者毛丽丹
本次宣讲让我更深切感受了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山区发展的关心和厚爱。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立足岗位,聚焦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用心用情解决民生难题,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谱写好中国梦的西双版纳篇章贡献基层力量。
上龙茵村返乡大学生 依光叫
作为返乡大学生,这次宣讲让我更深刻理解了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殷切嘱托和擘画的宏伟蓝图。它点燃了我建设家乡的热情,也指明了方向。我将把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珍惜学习时光,提升本领,未来积极投身家乡的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用青春和知识为西双版纳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勐腊县融媒体中心
刘艳华、查巍、王庆鹏、戴雨芯、史焜宇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终审:斯斯龙、刘婷
编辑:刘艳华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