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勐腊县以提升引领力、组织力、统筹力、凝聚力、服务力为主线,以“三项赋能”全力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抓实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强基赋能”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头雁领航强带动。突出“关键少数”,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培养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22名。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包保帮扶”机制,开展闲置资源摸底排查行动,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培育人才强支撑。深入实施农村“头雁”培养工程、“归雁”回引计划,组织参加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行动135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帮带。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培养储备优秀青年人才156名,组织致富带头人外出考察培训170余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14人次,下派科技特派员21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组织引领强保障。在44个行政村和2个村改居社区100%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探索农旅融合、边民互市、林下经济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联农带农市场主体32家,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
突出“发展赋能”
焕发集体经济活力
一是找准路子抓发展。结合村级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实际,制定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一村一方案、一组一策”,探索推行独立发展、抱团发展、异地发展等12种发展模式,以党群双绑联结、“农社厂”链条联合的方式,实行“售卖收益+二次分红+集体提留+助学助困”运营模式,行政村、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83%、50.1%。二是摸清底子抓产业。开展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大排查、大摸底行动,精准掌握村集体“三资”底数,做到资产明晰、账实相符。通过流转以及重新租赁、承包、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对集体资源资产进行开发再利用,推动市场化运作。2024年通过规范发包合同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盘活闲置资产为村集体增收49.7万元。三是结好对子抓联动。深化区域联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和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做强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全县44个行政村和2个村改居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466个村民小组均有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民小组。
突出“提质赋能”
推进促农增收致富
一是示范引领抓推动。围绕乡村旅游、茶文旅商融合发展、口岸经济3条促农增收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覆盖9个乡镇的主题示范村组54个,强化部门政策、项目、资金整合与农文旅等产业融合,带动村集体增收419.61万元。二是“赶摆经济”促增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共享、组织保障”的思路,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主题节庆”的方式开展系列“大赶摆”活动,组织化引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去年累计举办各类“大赶摆”活动188次,吸引游客10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4亿元,促进群众增收4117.51万元。三是组织引领抓就业。搭建“党建+人社+村级劳务合作社+企业”的劳务用工平台,建立“用工企业(农业基地)+村劳务平台+劳务队+务工人员”用工模式,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培育劳务品牌、帮扶车间吸纳就业等措施,实现就近就地就业7万余人。
来源:云岭先锋网 岩依香 林依依(勐腊县委组织部)
编辑:白歆
投稿邮箱:zwzzbxwb3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