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
两支队伍再出征 基层一线立新功
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西双版纳州结合实际,全覆盖选派强边固防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两支队伍,充实边境一线强边固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工作力量,推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与疫情防控、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确保筑牢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强边固防工作队,守一线边境。从州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287名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派驻覆盖全州56个抵边村(社区、生产队)、259个抵边村(居)民小组。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担任所在村(社区、生产队)疫情防控段“段长”,负责协调所在村(社区、生产队)边境防控段的“党政军警民”力量,抓实党建引领强边固防、基层治理等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队,强重点乡村。有序收回2019年以来派出的154支、46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并向原建档立卡贫困村、2021年度实施强边固防“四位一体”项目村、2021年度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重点乡村选派80支、237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州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和基层组织建设。对基层工作经验未满2年的原驻村工作队员,可由派出单位提出申请延期收回。
组建队伍重质量,以精锐出战。共选派136名讲政治、素质好、能力强、作风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胜任岗位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其中,强边固防工作队56名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均为处级党员干部;选派388名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侧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有基层经验的干部,坚持“四个不选派”原则: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不选派;一线医护人员、专职教师、工勤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临聘人员不选派;身体不适宜的不选派;家庭和个人存在特殊困难的不选派。选派前做好前置审核和备案,不符合条件的退回重派,确保派驻人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重要时刻冲得上去”。
驻前培训精业务,增履职能力。派驻前开展全员培训,培训课程围绕驻村工作职责、实际需要和当前重点任务设置,邀请相关专家、领导从疫情防控、强边固防、乡村振兴、政策理论、党建业务等方面开展培训。同时,就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抓好管边控边、推动强边固防、做好新冠肺炎个人防护与环境处置及疫苗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等内容进行讲解;解答驻村工作“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为驻村干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教授了方法、鼓足了干劲。
誓师大会提士气,激担当作为。要求即将开赴一线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以严实作风发动群众、带领群众,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严防死守,扎紧筑牢边境疫情防控网;强化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主动服从县市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调度;强化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在执行命令中勇担当、善作为,当标兵、展风采,让党旗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明确责任严管理,住村组工作。所派驻工作队伍必须住村组开展工作,强边固防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时间为1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时间为2年,到期轮换、压茬交接。县(市)承担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职责,严格执行工作例会、考勤管理、工作报告等制度。派出单位做好派出人员的跟踪管理,随时掌握思想和工作状态,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组织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每季度对驻村工作队在岗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加强薄弱环节,纠正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的制度机制。
关心关爱强保障,为驻村护航。强边固防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驻村期间,财政按相关规定给予生活和工作经费保障;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州级、县级按规定给予工作经费保障,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驻村期间生活补贴由各派出单位从工作经费中予以保障。派出单位为驻村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驻村工作结束后,给予一次性补假15天。各乡镇(街道)负责做好驻村工作队员的住宿和饮食安全保障。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的驻村经历和工作表现,作为评优评先、提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