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老经贸合作迎来历史性跨越,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80亿美元大关,达到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1%,创下两国建交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亮眼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中老铁路的持续赋能,也源于双方在投资、基建、民生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作为老挝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中国继续保持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其中,老挝对华出口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展现出老挝农产品、矿产等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自华进口36.8亿美元,增长9.8%,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投资领域,中国长期稳居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国,累计投资额达180亿美元,涵盖能源、交通、农业等多个关键行业。
中老铁路作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自2021年通车以来,已成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截至2024年底,该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过5400万吨,运输旅客突破4860万人次,不仅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2024年,中国赴老游客达104.8万人次,成为老挝第三大游客来源国,为当地服务业注入新活力。
在民生合作方面,中老双方共同推动了一批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落地。已完工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学院、农产品电商推广平台、琅勃拉邦省立医院升级改造等8个项目,总投资约7000万美元,有效提升了老挝在数字基建、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17个在建开发项目正稳步推进,总价值25亿元人民币(约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年中竣工。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丰沙里、琅南塔、乌多姆赛和华潘等北部省份,涵盖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助力区域均衡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两国签署的《老中命运共同体伙伴关系(2024-2028)总体规划》,为未来五年合作描绘了新蓝图。该规划聚焦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绿色能源开发、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随着中老铁路效应的持续释放和合作项目的深入实施,两国经贸往来有望再上新台阶,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老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老挝通 | 综合老挝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