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信息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磨憨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嘎栋老街信息资询
赶摆招商13035985198普总
 
周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周边信息 > 周边信息 > 全文

【数据发布】从调查数据看“十三五”西双版纳州经济发

作者:西双版纳发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1/6/2 6:08:33    来源:西双版纳政务公众号--西双版纳发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
分享到:

 来源:西双版纳发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西双版纳调查队)


“十三五”时期,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登革热疫情、旱情等不利影响,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高质量发展,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危中寻机,改善服务、硬化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州经济总量(GDP)从2015年的361.21亿元发展到2020年604.18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0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7689元5年间累计增长50.4%年均增长8.5%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十三五”期间,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43.4%提升到2020年5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304元增长至33147元5年累计增长42.2%年均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80元增加至15463元5年累计增长53.4%年均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成功跑赢城镇常住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由2015年的2.31:1降低到2020年2.14:1。


20210602061110_4102

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的占比分别由2015年的43.6%、39.4%、10.5%、6.5%,调整为2020年的43.1%、37.3%、12.3%、7.3%。居民收入结构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占比下降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比重上升,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的占比由2015年的64.8%、15.6%、13.8%、5.8%,调整为2020年的59.0%、18.1%、15.8%、7.1%,工资性收入占比降低,其他三项收入占比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工资性收入增长依赖程度下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的占比由2015年的11.9%、74.9%、5.6%、7.6%,调整为2020年的18.0%、67.6%、6.8%、7.6%,经营净收入比重下降明显,工资性收入比重提高幅度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对经营净收入依赖降低,工资收入增长潜力释放


 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结构转型升级 



消费水平节节攀升。“十三五”以来全州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八大类”消费全面增长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545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7172元5年间累计增长63.0%年平均增长10.3%;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38.5%、65.8%、68.5%、53.8%、63.6%、113.1%、85.1%、185.0%,年平均分别增长6.7%、10.6%、11.0%、9.0%、10.4%、16.3%、13.1%、23.3%。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随着全州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消费观念的更新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满足生存发展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型升级。5年间,全体居民食品、衣着、居住等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由2015年的58.4%下降至2020年的53.7%。教育、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上升,由2015年的29.9%上升至2020年的31.5%;娱乐文化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等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由2015年的11.7%上升至2020年的14.9%。


20210602061136_2340

恩格尔系数由2015年的35.9%下降为2020年的30.5%。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5年的35.8%下降到2020年的30.4%,下降5.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5年的35.9%下降到2020年的30.6%,下降5.3个百分点。


20210602061150_8638


 市场物价 

 总体呈平稳运行态势 



“十三五”期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0.1%年均增长1.9%价格运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6-2018年价格小幅上涨阶段。从价格运行轨迹看,在主要食品价格小幅上涨的带动下,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以1.4%涨幅开局;2017年持续上涨至1.7%;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十三五”期间首次破2。二是2019-2020年价格较大上涨阶段。2019年7月受非洲猪瘟叠加猪周期影响,生猪产能下降,存栏量减少,猪肉价格一波上升行情带动总指数上行,同比上涨4.8%,较去年同期上涨2.0%;2020年1月高位开局,延伸上年末的高位运行态势,累计上涨4.7%;2020年一季度受“双节”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季度累计上涨4.5%,二、三季度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产逐步恢复,涨幅放缓,截至9月累计涨幅3.5%。“十三五”期间总体涨幅比“十二五”时期收窄4.8个百分点全州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以食品类价格上涨为主结构性上涨特征。食品价格累计上涨23.4%与“十二五”时期各类食品价格普涨且幅度较大不同,本轮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是猪肉及替代性消费食品价格飙升。猪肉价格累计上涨84.0%,牛肉价格累计上涨24.3%,羊肉价格上涨37.2%,禽肉类价格累计上涨9.1%。

20210602061206_7610


 工业生产者价格 

 稳中有升 



“十三五”期间,全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上涨7.6%年均增涨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累计上涨11.9%年均增涨2.3%生产资料呈现较大波动生活资料较为平稳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是影响价格指数运行波动的主要因素。从价格角度反映出全州工业结构以绿色生态的轻工业为主。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呈波浪状震荡上行。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3.7%,2017年由降转升,上涨6.4%,达到“十三五”期间最大峰值,2018年回落,由升转降,下降5.0%, 2019-2020年逐步回升,分别上涨3.5%和1.0%;五年累计上涨7.6%,年均增涨1.5%。购进价格(IPI)走势与出厂价格趋同,2016年下降1.2%,2017年由降转升,上涨8.5%,与PPI同时达到“十三五”期间最大峰值,2018年由升转降,下降2.1%,2019-2020年逐步回升,分别上涨2.2%和0.3%;5年累计上涨11.9%,年均增涨2.3%。“十三五”期间,全州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累计涨幅高于出厂4.3个百分点

20210602061219_3998

生产资料价格波动较大,生活资料较为平稳。“十三五”期间,生产资料类出厂价格呈现冲高回落再上涨走势,累计上涨8.7%。从各年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宽幅波动与总指数走势基本趋同。2016年下降6.0%,2017年快速上扬,达到“十三五”期间最大峰值,上涨8.3%,2018年回落,下降6.9%,2019-2020年步入上涨通道,分别上涨2.5%、1.6%。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窄幅波动“十三五”期间,累计上涨5.6%从各年看,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波动震荡上涨,走势与PPI基本趋同。2016年与上年同期持平,2017年快速上扬,上涨3.5%,2018年回落,下降2.0%,2019年由降转升,且涨幅较大,达到“十三五”期间最大峰值,上涨5.2%,2020年涨幅收窄至上涨0.3%。

 粮食生产 

 步入平稳发展期 



粮食总产量实现五连增。 “十三五”期间,全州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着力发展优质水稻、优质玉米,实施种子工程、科技增粮工程、稳粮增效示范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州粮食总产量实现5年连续增长总产量从2016年的43.65万吨增至2020年的47.64万吨年平均增速为1.83%


20210602061233_0659

粮食播种面积总体趋于稳定。“十三五”时期,粮食播种面积总体趋于稳定,2019年降至85.22千公顷,为5年间最低水平,较最高峰的2017年减少3.34千公顷,降幅3.77%。在“六保”工作推动下,我州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确保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势头,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85.39千公顷,较上年增长0.17千公顷增幅0.20%粮食综合单产大幅提高。“十三五”时期,全州依靠实施三大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等措施,着力发展优质作物,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2020年,综合单产达5578.65公斤/公顷,较2016年的4940.74公斤/公顷增加637.91公斤,增幅达到12.91%。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州水稻亩产首次出现吨粮。经专家田间测产,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贺村小组种植品种“赣73优明占”,测产面积1.09亩,净重1105.70千克,折合亩产1014.40千克,突破亩产1000千克大关,首创西双版纳州“吨粮田”,创全州水稻最高单产。

 畜牧生产结构调整 

 有效保障市场供应 



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出栏量增加后劲不足。“十三五”期间全州生猪年末存出栏量呈现“”的态势。2016年至2018年呈平稳上涨趋势,2019年4月,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州,对全州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冲击,特别是对中小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的冲击最大。2019年末存栏量跌入谷底,出栏量大幅下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20年底存栏量呈现逐步恢复的态势,出栏量增加后劲不足,呈持续下降趋势


牛羊养殖呈平稳趋势。“十三五”期间牛年末存出栏量平稳上升,且趋势一致。羊年末存栏量呈现震荡波动,羊年末出栏量逐步上升趋势家禽养殖不断攀升。“十三五”期间,家禽存出栏量不断攀升2016-2018年,家禽存出栏量呈平稳增长的趋势,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消费者饮食习惯从猪肉转到鸡肉,带动养殖户大量养殖家禽,从而家禽养殖在2019年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在2020年到达最大值

 展望“十四五” 

 乘势而上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展望“十四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提振信心、乘势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推动西双版纳州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上一篇: 临翔区向世界一流油菜品牌迈进
下一篇: 普洱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