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谷坚持把大白茶作为全县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聚力打造景谷大白茶区域品牌,深入构建景谷大白茶产业体系,着力创建中国大叶白茶之乡。目前,已成功发布了《景谷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景谷大白茶》两个团体标准。近日,又传来好消息——“秧塔大白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成为普洱市第一个通过登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新品种。该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意味着拿到了市场准入证,将有助于提高景谷县茶产业的知名度,为景谷打造“中国大叶白茶之乡”提供种源支持和科技支撑。
得知这一消息的民乐镇大村秧塔村民小组的李如超感到十分高兴,对于从小就看着父辈种茶的他,长大后也接过了种茶的活儿。“秧塔大白茶获得国家认可后,我们种茶的信心更足了。”李如超说。自他从父辈手上接管茶园后,种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要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家以前一直卖的是原料毛茶,2018年李如超成立了景谷倮亿搭茶叶有限公司,2019年开始做成品,年加工干茶10吨左右,目前公司年产值300多万元左右,毛收入150到160万左右,纯收入20余万元。目前李如超的基地全部获得了有机认证。每一片茶饼上的包装上在有醒目有机的标志,刮开涂层,用手机一扫,茶叶信息就一目了然。李如超说,有机认证前每公斤茶叶售价在六七十元左右,有机认证后最低100元一公斤,台地茶最高的可以卖到500元左右一公斤,古树茶在2600至5000左右每公斤。接下来,李如超说准备与自媒体合作成立直播团队,把大白茶卖得更远、更好的价钱,真正体现大白茶的价值。
像李如超一样,在秧塔有三户人家做起了茶叶成品加工。为促进民乐镇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茶叶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品牌效应,提升景谷大白茶叶品牌市场竞争力,民乐镇党委政府利用沪滇项目资金投资近220万元在秧塔村民小组建起了个茶叶加工厂,茶厂建设用地面积为3500㎡,集中式茶叶加工厂一间,仓库12间,茶厂生产配套用房建设12间,目前茶厂已经启动对外招租,在等待一个爱茶识茶有实力的企业进驻,把景谷大白茶带到更远的地方。
李大昌是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有茶园3000余亩。目前公司占地12600平方米,公司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成为拥有年生产能力1000吨,取得绿茶、红茶、普洱三条食品认证的现代化企业。今天李大昌的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能有这样的发展成就,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像李大昌这样的爱茶人对景谷大白茶的坚守。
1993年,景谷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发景谷秧塔大白茶无性系繁育种植推广示范基地,决定在民乐镇成立大白茶公司。李大昌放弃了从事多年的个体经营,全身心投入到了大白茶的繁育推广中,到今年,他已经跟大白茶打了近30年的交道。
据了解,1993年之前当时整个民乐的茶叶面积只有3000亩左右。到2022年底,民乐镇累计种植台地茶93421亩,有机认证茶企10个,认证面积6170亩,茶叶初制所105个,茶叶生产企业5个。
说起30年前推广种植大白茶时遇到的困难李大昌还历历在目。推广种植时老百姓不理解的难、推销产品时客户不理解的难、资金不够时难......从一个小有名气的生意人,到一个月只领一百多块工资的厂长经理,李大昌说他当初也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但是庆幸的是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特别是当得知“秧塔大白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后,李大昌说以后宣传大白茶的时底气就更足了。“跟那些名山名茶的效益比起来,景谷大白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要提高茶叶品质,加大宣传力度,让大白茶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对于大白茶未来的前景李大昌信心满满。
据了解,截至目前,景谷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3.63万亩(其中景谷大白茶18万亩、古茶园面积3.63万亩),涉茶人口12万余人,当前取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3.87万亩,取得有机转换期面积4.14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茶园面积0.68万亩,获得有机认证证书58个,有机农产品认证总数排名全省第五位。2022年茶叶产量13753吨,完成综合产值49.10亿元。2022年末有茶叶企业(合作社)621家,获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的有16家41个产品。获得有机茶生产认证证书和加工认证证书的茶企业有16家,面积是13831亩,产品主要有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四大类。有机茶总产量402吨。
据了解,景谷大白茶种植已有200多年历史。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记载:景谷大白茶原产于景谷县民乐区大村乡秧塔村,海拔1700多米。景谷大白茶作为国家级名茶品种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据《滇云历年传》记载:道光年间进贡皇宫,称为“白龙须贡茶”。据《云南省志》记载:景谷大白茶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选为云南省46个优良茶树品种和国家54个良种之一。1981年“白龙须贡茶”被评为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得益于景谷大白茶,景谷多次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荣获“2022年度白茶产业统筹发展先行县域”荣誉称号、入选“2022年度茶业最具投资价值县域”榜单。2022年底景谷大白茶原种种“秧塔大白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成为普洱市第一个通过登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新品种。
为做强做大景谷大白茶产业,目前,景谷大白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景谷大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建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建设和景谷古生物化石展陈馆等一系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景谷农业产业发展“十四五”提出,到2025年,景谷大白茶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心两区三基地”(一心即大白茶市场流通交易中心;两区即重点生产加工区和茶旅融合发展区;三基地即民乐镇、景谷镇、永平镇三个有机白茶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景谷大白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成功创建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白龙须”品牌初步打响,景谷大白茶种植面积达20万亩,综合总产值实现50亿元,初步建成云南省大白茶生产加工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易集散中心。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